《杭+新聞》5月30日報道:“一家10口7人確診腸癌”的話題,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第一!2020年,我國平均每1分鐘就有一人被確診為結直腸癌,每兩分鐘就有一人因此去世。
5月29日,全球迎來第18個“世界腸道健康日”。國家癌癥中心2022年數據表明,結直腸癌已經超過胃癌,成為我國第二大高發(fā)癌癥。這是為何?值得追問。
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,主要負責吸收營養(yǎng)、排出人體代謝廢物與毒素。腸道生態(tài)如果失調,必然影響人體健康。出生于烏克蘭的著名免疫學家梅契尼可夫,是免疫系統(tǒng)研究的先驅者之一,被稱為“乳酸菌之父”,曾在1908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,他在著作《延年益壽》中明確提過,“腸道健康,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長壽秘訣”。
我們曾說過“保胃戰(zhàn)”,現(xiàn)在得強調做一個“腸道衛(wèi)道士”。一個人的胃出問題往往是顯性的,比如胃痛;可如果腸道出問題,往往是“無感”,因此得不到重視。如今,隨著生活飲食習慣的變化、壓力的日益增大、社會老齡化的加重,消化道相關疾病日趨突出,現(xiàn)在全球每年死于腸胃疾病者在1000萬以上。我國“腸癌超過胃癌”是現(xiàn)實,年發(fā)病數高達56萬,如此高發(fā),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。
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腫瘤醫(yī)院結直腸外科王錫山教授說,他接診的腸癌患者中,最小的只有2歲,最大的是107歲,跨越了不同年齡階段。我大學一位同學,因為罹患直腸癌,不久前不幸去世,在全班42位同學中第一位告別人世。他一直忙于工作,發(fā)現(xiàn)腸癌時太遲,癌細胞已轉移,無法救治。
腸癌受遺傳基因影響,也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。防治腸癌,重要的是“重視”,要早篩查、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同一天還有一個相關話題也同步沖上熱搜,是“女子便血1年被確診腸癌”。切莫誤將腸癌出血當成痔瘡發(fā)作,這位女子便血1年才去做檢查,那未免也太淡定了。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,上世紀60年代中期就被查出患有直腸癌,由于發(fā)現(xiàn)及時,做了手術,活到100歲,在今年5月9日辭世;著名指揮家鄭小瑛,年屆七旬之際,由于飯量明顯減少、人變得消瘦,老伴催促她到醫(yī)院檢查,很快確診為直腸癌,馬上住院手術,身體恢復得很好。
腸癌被稱為“笨癌”,進展相對較慢,談癌不必色變??破召Y料表明,83%的結直腸癌患者一經發(fā)現(xiàn)就是中晚期,但通過“篩查漏斗”,就能做到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所謂“篩查漏斗”,是個“三步曲”:免疫法糞便隱血試驗、多靶點糞便FIT-DNA檢測、結腸鏡檢查。這里的關鍵當然是結腸鏡檢查,如今多為麻醉無痛做腸鏡,其實挺方便的。
優(yōu)質基因,樂觀性格,均衡飲食,適宜運動,重視預防——這是健康長壽的基點。有一副名聯(lián)應記?。?ldquo;囊有錢,倉有米,腹有詩書,便是山中宰相;身無病,心無憂,門無債主,可為地上神仙。”
生命無常,重視健康,且行且珍重!(首席評論員 徐迅雷)
關鍵詞: 世界腸道健康日 國家癌癥中心 確診腸癌 第二大高發(fā)癌癥
最新資訊
Copyright (C) 1999-20120 m.manadcn.cn,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權所有 環(huán)球快報網 | 豫ICP備17019456號-52聯(lián)系我們:52 78 229 @qq.com